常晓菲 王 宏 王 静 刘官军(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济宁 272021) 摘要:硫酸多粘菌素B是一种碱性多肽类抗生素。由于其对产NDM-1细菌(超级细菌)具有较高体外敏感性,因此,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。但其结构复杂、稳定性差,在工业上分离纯化的难度很大。本文主要对硫酸多粘菌素B的提炼方法进行了综述和讨论。 关键词:硫酸多粘菌素B 超级细菌 提炼 中图分类号:R962 文献标识码:B 文章编号:1672-8351(2011)10-0013-01
多粘菌素是由多粘杆菌(Bacillus polymyxa)所产生,由多种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一族碱性多肽类抗生素的总称,由于所含氨基酸和脂肪酸的不同,又分为多粘菌素A、B、C、D、E、M[1]。多肽类抗生素能破坏胞浆膜的屏蔽功能,使其通透性增加,导致细胞内成分大量外漏而死亡。对生长繁殖期和静止期的细菌都有效且不易产生耐药性。硫酸多粘菌素B对大多数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,对绿脓杆菌的作用尤其显著。但较强烈的肾毒性和神经毒性曾一度使该药的使用受到了极大限制,Falagas等进行了系统综述,指出最近多粘菌素类肾毒性发生率(0~37%)和严重程度均低于20世纪70年代。 1 硫酸多粘菌素B结构与特性 多粘菌素在中性和弱酸性溶液中稳定(pH2.0~7.0),100℃时放置数小时几乎不破坏。但当pH>7时,很快失效,失效时仅发生立体结构的改变和分子内重排。与醋酸酐或其他酰化剂作用时也失效。 2 硫酸多粘菌素B的提炼工艺研究进展 自硫酸多粘菌素B开发以来,国内外对其分离纯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,归纳起来主要有溶媒萃取法、吸附法、离子交换法和泡沫分离法。 2.1吸附法 吸附法系用活性炭为吸附剂,以酸性醇、酮溶液洗脱,达到提取硫酸多粘菌素的目的。CLOUGH AINSWORTH GEOFFREY等[2]公布了通过活性炭的特征吸附来获得多肽类抗生素的方法。pH值酸性条件下吸附杂质,pH值中性条件下吸附产品,最后用丙酮解析。但该提取方法活性炭的吸附选择性较差。 2.2溶媒萃取法 在碱性条件下将多粘菌素转入有机溶剂,如丁醇中,可考虑加硫酸铵或氯化钠作为盐析剂以提高萃取效果,然后再在酸性条件下反萃取到水相。此法缺点为成品质量不够稳定,效价较低。专利GB9798887公布的方法为通过反应萃取到有机溶剂(如二辛脂、二壬酯)中,达到分离富集的目的。 2.3离子交换法 利用多粘菌素为高价碱性化合物的性质,可用羧基阳离子树脂进行提取。DIAMOND JAMES BURNSIDE[3]介绍了利用树脂提取硫酸多粘菌素B的方法,滤液在pH3.5~9.0下吸附,解析剂采用酸性电解液。HASTINGS JOHN JAMES HUNTER[4]等提出,滤液在pH6.0~7.0下吸附更有利于去除杂质。VARGA IVAN[5]等提出,使用非离子聚苯乙烯树脂来吸附滤液,用有机溶剂的水溶液来解析,解吸液质量明显提高,提取收率可达到80%。 2.4泡沫分离法 泡沫分离法是以气泡为介质,利用组分的表面活性差进行分离的一种分离方法。吴兆亮等提出,一种用泡沫分离的方法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多粘菌素E的方法,其收率高达86~95%。对硫酸多粘菌素B的提取纯化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。但该方法的使用局限性较大,对发酵液质量有较高的要求。 3 评述与讨论 2010年10月9日卫生部下发了《产NDM-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传染诊疗指南(试行版)》。指南指出,产NDM-1细菌对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具有较高的体外敏感性。硫酸多粘菌素B的使用再次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热点。目前国内尚无一家企业获得硫酸多粘菌素B的生产批文,其工业化生产具有诱人的前景。 参考文献 [1]顾觉奋编.分离纯化工艺原理[M].河北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1994,296-300. [2]CLOUGH AINSWORTH GEOFFREY;GEORGE POPE CLIFFORD polymyxin antibiotic[P].US,2565057,1951,08,21. [3]DIAMOND JAMES BURNSIDE Recovery of polymyxin[P].GB,742589,1955,12,30. [4]HASTINGS JOHN JAMES HUNTER;DIAMOND JAMES BURNSIDE; PARKER GEORGE Purification of polymyxin [P].GB,782926, 1957,09,18. [5] VARGA IVAN [SK];JAKUBCOVA METHOD OF POLYMYXIN B RECOVERY FROM FERMENTATION BROTH[P].WO,2007142611,2007,12,13.
《北方药学》2011年10期 |